发布时间:2014-03-27 11:15:09
豆子大小与杯测好坏有关吗?相信这是很多咖啡迷心中的困惑。没错,豆大卖相佳,但有些巨无霸豆子(例如象豆)喝来单调无奇,而有些巨豆(例如帕卡玛拉)却香醇甜美。一般来说,豆子大小应与杯测无直接关系,不过还得考虑到更重要的栽植纬度和高度。如果豆体硕大,却种植在低纬度即靠近赤道的700~900米低海拔区,肯定是乏香可陈的软豆;如果是种在纬度十五到二十四度亚热带区1,000米以上较高海拔,则会有令人惊艳的果酸与甜香。因此,豆体较大且出自较高海拔区,多半是精品级硬豆。哥伦比亚和肯尼亚都是以豆子大小来定等级,这是因为两国栽植海拔均在1,200~2,000米,气温较低植物生长慢,却能结出硬度高、又有17目以上的丰腴体态,即所谓的‘bold beans’或称“肥硕豆”,相当难能可贵;而1,O00米以下种出的巨大软豆,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换句话说,要以豆形大小定等级,先决条件是栽植海拔够高才行。
豆子大小与杯测好坏有关吗?相信这是很多咖啡迷心中的困惑。没错,豆大卖相佳,但有些巨无霸豆子(例如象豆)喝来单调无奇,而有些巨豆(例如帕卡玛拉)却香醇甜美。一般来说,豆子大小应与杯测无直接关系,不过还得考虑到更重要的栽植纬度和高度。如果豆体硕大,却种植在低纬度即靠近赤道的700~900米低海拔区,肯定是乏香可陈的软豆;如果是种在纬度十五到二十四度亚热带区1,000米以上较高海拔,则会有令人惊艳的果酸与甜香。因此,豆体较大且出自较高海拔区,多半是精品级硬豆。哥伦比亚和肯尼亚都是以豆子大小来定等级,这是因为两国栽植海拔均在1,200~2,000米,气温较低植物生长慢,却能结出硬度高、又有17目以上的丰腴体态,即所谓的‘bold beans’或称“肥硕豆”,相当难能可贵;而1,O00米以下种出的巨大软豆,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换句话说,要以豆形大小定等级,先决条件是栽植海拔够高才行。
从豆子大小很难断定是硬豆或软豆,但海拔高度却是个很好的指标。中南美洲除了哥伦比亚与巴西外,多半以海拔高度来分级。比方说哥斯达黎加栽种于面向太平洋岸、海拔1,200米以上的咖啡,就冠上极硬豆(SHB:Strictly Hard Bean )等级。另外,面向大西洋沿岸、海拔900~1,200米的咖啡,也属最高等级的大西洋高地豆(HGA:High Grown At1antic),也就是说‘SHB’与‘HGA’都是哥斯达黎加最高级豆。次等级为中度硬豆(MHB:Medium Hard Bean),海拔约900~1,200米。危地马拉也以海拔定等级,1,350米以上称极硬豆(sHB),其次为1,350~1,200米的硬豆(HB:Hard Bcall),第三级为1,200~1,050米的半硬豆(semiˉHard)。洪都拉斯的最高等级为1,200米以上的极高地豆(sHG:sdct1y High Grown),其次为900~1,200米的高地豆(HG:High Grown)。由此可见,即便以海拔定等级,各国的名称与高度标准也有出入,但海拔仍不失为计算硬度的最精确指标。
除了以豆子大小、海拔高度定等级外,还有的国家以阿拉伯数字区分级别。牙买加蓝山、埃塞俄比亚,均以Gradc1到Grade5来分辨品质,最顶级蓝山为Gradc1。埃塞俄比亚较特殊,商业用豆多半是Grade4,最高质量的精品水洗豆为Grade2;至于Grade1的埃塞俄比亚国宝水洗豆,目前只闻其名,未见其形。
巴西是分级制的另类玩家,不用海拔高度,不管豆体大小,不理阿拉伯数字,很干脆地以杯测好坏来分等级,最高级豆就称“极为柔顺”(strictly Soft),代表瑕疵豆最少,杯测质量最佳;其次为“温和”(Soft):三流豆为“稍温和”(Softish);四流为“不顺口”(Hard);五流为“里约碘呛味”(Rio)。巴西采用非主流分级法,有其道理,因为巴西地势较平坦,栽植海拔多半在800~1,000米左右,只有少数地区海拔达1,200米,因此不需凸显自家难看的海拔高度;而反过头来强调巴西独有的软豆美学,不失为高招。
上一篇:豆体大小,海拔高度定等级(一)
下一篇:瑕疵豆多寡攸关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