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热线  400 - 846 - 1998
关于猫窝

究竟是深焙好还是浅焙佳(三)

发布时间:2014-03-25 15:18:24

皮特踏上美国乐土前,只是一名为了玩咖啡不惜荒废学业的“坏小孩”。一九二⊙年,他在荷兰出生,父亲是在荷兰小镇阿尔克马尔(Akmar)执业的咖啡烘焙师,却嫌烘豆太辛苦不希望儿子皮特子承父业,要他多读书将来做个文字工作者。但皮特从小不爱上学读书,老爱流连老爸的烘焙厂闻香玩咖啡。他十八岁时学会了欧式重烘技法和配豆秘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被德国捉到劳动营为德军烘咖啡。他于一九四八年战后返家,却与老爸合不来,愤而离家出走,远赴印度尼西亚与咖啡农、茶农一起实践他的咖啡大梦,因此对爪哇、苏门答腊、新几内亚等亚洲豆非常熟悉,为日后配出闻名全美的综合咖啡“迪卡森少校综合咖啡”、“加鲁达”(Gamda Blend)和“太平洋系列”(PacincBlcnd)打下了基础。一九五五年,皮特在三十五岁时只身移民旧金山,在一家咖啡豆进口商工作因为看不惯老板在配方豆添加大量粗壮豆并贩卖半生不熟的浅焙咖啡,于一九六五年顶撞老板而被开除。来年,皮特决定开一家欧式咖啡馆专卖重焙豆和特浓咖啡(不销售浅焙与粗壮豆),让老美见识见识什么是浓而不苦、醇而润喉的好咖啡。
 
皮特自许为重质不重量的咖啡老饕,这在淡咖啡当道的年代尤为突兀,他说:“很多人以为我爱特浓咖啡、是无可救药的酗咖啡族,其实不然。我是顽固的咖啡鉴赏家,我爱量小而浓、质高量精的好咖啡。我痛恨淡而无味的烂咖啡。常有人不懂装懂,说什么每天要喝六杯以上才叫做咖啡达人,我要问他们到底是在喝茶还是喝咖啡!每天喝两杯浓醇的香咖啡,胜过十杯稀薄如水的淡咖啡。”六十年代淡咖啡当道,皮特的欧式重焙咖啡显得格格不入,难有市场。但不要忘了,战后的美国婴儿潮,诞生了一批未经战火洗礼、味蕾敏感、吃喝挑剔的享乐青年,这些人很自然成为“毕兹咖啡”的粉丝和死忠。“毕兹咖啡”强调只售新鲜烘焙豆,因此在竟争中脱颖而出。黝黑香浓的重焙咖啡如星火燎原般席卷仝美,成了竞相模仿的咖啡新时尚,未出油的浅焙豆或罐头咖啡被崛起的新一代视为烂咖啡。

上一篇:究竟是深焙好还是浅焙佳(二)
下一篇:究竟是深焙好还是浅焙佳(四)

在线客服
加盟热线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