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03 17:17:45

在大都市里除了标准化的咖啡连锁品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街头巷尾星罗棋布的个性化小咖啡馆。

在大都市里除了标准化的咖啡连锁品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街头巷尾星罗棋布的个性化小咖啡馆。
以位于中国历史风貌保护区内的老麦咖啡馆为例,店主刘仁和把自己近30年的收藏爱好完全融入了咖啡馆。不到100平方米的三层空间,同时兼有“收藏仓库”的功能,里面摆着各种中西混搭的老照片和旧物件。对于怀旧的“淘宝者”而言,喝咖啡的同时,可以获得更丰富多元的文化享受。
放弃银行业的高薪工作,刘仁和觉得经营咖啡馆纯属个人爱好的自然“释放”。在开店之初,他就动用了博客,“直播”了设计店铺的全过程,征集了不少网友的建议,正式开业后,生意超出了他的预期。如今,这家咖啡馆还拥有自己的微博,时常有热心人留言。
“个性化咖啡馆的流行,与现代人日益增长的沟通交流需求有很大关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相对冷漠的社会关系更需要人与人交流对话的平台。‘泡咖啡馆’是途径之一。”中国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章义国说。
他分析,在快节奏的中国都市生活中,咖啡文化折射出中国人对“慢生活”的一种强烈渴望。从某个角度看,咖啡馆这种中西兼容的公共消费场所,是人们缓解“公共焦虑”的减压阀。
章义国说,“我们还发现,很多咖啡馆里也兼卖地道的中国茶,这也体现了中国人生活中的开放度和包容性。”
上一篇:咖啡文化悄然兴起
下一篇:文化创意的萌芽——咖啡店
延伸阅读
- 咖啡馆在法国的美好年代2014-06-04 17:16:38
- 维也纳的第一家咖啡馆2014-06-05 09:37:56
- 维也纳咖啡馆的崛起2014-06-05 10:42:17
- 为什么咖啡馆大多小资?2014-06-05 10:59:03
- 咖啡馆文化的再次兴盛2014-06-06 1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