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热线  400 - 846 - 1998
关于猫窝

郑和暗助咖啡世俗化

发布时间:2014-03-28 16:06:04

更耐人玩味的是,也门的教长夏狄利(一四―八年去世)或达巴尼(约一四七○年去世)生前有可能曾登上郑和的宝船做客,获郑和以中国茶相待。他们见识到茶饮料的好处,启发了倡导本土咖啡饮料的念头。郑和的舰队曾驶入也门亚丁港和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尤其是郑和一四三三年第七次西行,曾驶入亚丁港接走一名也门大使,返回中国。史学家不排除郑和与两位教长(后来被也门誉为咖啡教父)见过面的可能。史料虽不曾记载两名咖啡教父与郑和的邂逅,但时间上的巧合为此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堪称咖啡史上的X档案。
 
再从杯具来看,早期的咖啡杯亦有茶杯的影子。也门十五世纪末的咖啡杯具较大,类似中国茶碗。到了十六世纪,土耳其人发明重烘焙细研磨的土耳其咖啡,杯具就比早期的茶碗小多了,但仍然像极了中国小茶杯,这显然也是受到中国茶具的影响。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地点恰巧与阿拉伯咖啡世俗化的时间与地点吻合,以及中东咖啡器皿神似中国茶具三方面来检视:郑和待客用的茶砖,很可能就是推动咖啡走进民间的触媒。
 
令人称奇的是,咖啡世俗化的时间点约在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亦即阿拉伯商人认识中国茶叶之后。换句话说,中国茶叶饮料成为阿拉伯熟悉的商品之前,阿拉伯人对咖啡仍很生疏。正如前面所言,十六世纪之前几乎找不到咖啡文献,仅出现了九至十一世纪波斯两大名医拉齐和席纳的两篇医疗手稿。
 
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大帝(1494~1566)也曾对中国茶大加赞扬:“中国人习惯用一种植物的树叶泡煮来喝,称之为茶,不但有益健康,也有助交谊。目前吾国大城市都买得到茶叶,也喝得到茶饮料。”具提神效果的茶叶必须千里迢迢从中国运到阿拉伯,但这些国家接触茶的时间,居然比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的咖啡还要早,这一点令史学家百思不解,所以至今仍无法排除茶饮料带动咖啡大流行的可能性。
 

上一篇:茶艺对咖啡世俗化起到了带头作用
下一篇:咖许(qishr)——阿拉伯“可乐”

延伸阅读

在线客服
加盟热线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