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3-25 15:40:21
若说“毕兹咖啡是当今最富传奇色彩的咖啡馆”并不为过,因为“毕兹咖啡”催生了美国――乃至全球――的精品咖啡运动;“毕兹咖啡”犹如一条提供养分的脐带,滋润早期星巴克的茁庄成长。“毕兹咖啡”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那就是“毕兹”的拥护者不约而同地以“毕尼克”(Peetnik)相称。此语最早出现在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沿用至今。
若说“毕兹咖啡是当今最富传奇色彩的咖啡馆”并不为过,因为“毕兹咖啡”催生了美国――乃至全球――的精品咖啡运动;“毕兹咖啡”犹如一条提供养分的脐带,滋润早期星巴克的茁庄成长。“毕兹咖啡”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那就是“毕兹”的拥护者不约而同地以“毕尼克”(Peetnik)相称。此语最早出现在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沿用至今。
加州伯克利的居民都知道,胡桃街与藤蔓街交汇处的“毕兹咖啡”母店打从早上开门一起就聚集一大群咖啡怪客。他们人人手持陶杯,喝着招牌的“迪卡森少校综合咖啡”谈论天下大事。伯克利大学的师生以浓咖啡代酒,辩论学术意见,衣装不整的臭嬉皮也进来做“熏香浴”,人声鼎沸,看似帮派分子聚众闹事,多次引起警方注意。旧金山警方后来发现这批毕兹迷,人怪心不恶,索性借用Beatnik―字(指奇装异服举止怪异之人),将其移花接木成另一个谐音字Peetnik(毕尼克),挖苦聚集在“毕兹”门口的咖啡怪客。这批怪人也回敬警方,很有默契地穿上咖啡色T恤,凸显自己就是与众不同的毕兹帮。
至于“毕兹咖啡”的“徒弟”星巴克,在美国也有一个封号,那就是‘Charbucks’,中文可译为“焦巴克”,借以揶揄星巴克的咖啡烘得太焦苦。更有趣的是,此字眼的始作俑者却是东岸大名鼎鼎的浅焙教父乔治?豪威尔。笔者一九九八年远赴西雅图采访几家烘焙公司,当地知名的“艺术咖啡”老板奇波拉曾告诉我‘Charbucks’的典故(char意指烧焦或木炭),令人发笑。
豪威尔是在一九九四年他苦心经营的“咖啡关系”被星巴克并购前,创造了这个揶揄星巴克的新语,成为当时波士顿地区流行用语,但乱用这个字可能会为自己惹上麻烦。二○⊙二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一家规模不大、名气不小的黑熊烘焙公司,以‘CharbucksBlend’作为深焙豆的商标,被星巴克告上法庭。二○○五年法院判决星巴克败诉,因为星巴克无法证明‘Charbucks’字眼损害了其商誉。咖啡界的奇闻怪事,真是―辈子说不完道不尽。
上一篇:重焙顽童扮演咖啡警察
下一篇:重焙咖啡进军美国东岸
延伸阅读
- 黄豆与咖啡豆,芳香精灵悬殊2014-03-25 09:13:51
- 咖啡芳香精灵——胡芦巴碱降解物2014-03-25 10:11:05
- 咖啡芳香精灵——咖啡因2014-03-25 10:20:06
- 咖啡烘焙——脱水阶段2014-03-25 13:21:22
- 咖啡烘焙——催火阶段2014-03-25 13: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