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3-26 10:16:28
毋庸讳言,带有酸香的浅焙咖啡比苦香带甘的深焙市场小很多,在我国台湾尤其明显。笔者在课堂上曾做过杯测问卷,每十人中至少有八人喝不惯酸溜溜、香气上扬的浅焙豆,多半偏好低沉浑厚无酸味的深焙咖啡。美国情况虽比中国台湾好多了,但浅焙的嗜酸族市场仍明显不如深焙的嗜黑市场。近年来,在美国东岸浅焙元老乔治·豪威尔的大力推动下,浅焙庄园豆市场在美国逐步加温,越来越多的咖啡族已能鉴赏浅焙咖啡上扬的活泼酸。假以时日,相信浅焙咖啡的接受度必能和深焙分庭抗礼。
毋庸讳言,带有酸香的浅焙咖啡比苦香带甘的深焙市场小很多,在我国台湾尤其明显。笔者在课堂上曾做过杯测问卷,每十人中至少有八人喝不惯酸溜溜、香气上扬的浅焙豆,多半偏好低沉浑厚无酸味的深焙咖啡。美国情况虽比中国台湾好多了,但浅焙的嗜酸族市场仍明显不如深焙的嗜黑市场。近年来,在美国东岸浅焙元老乔治·豪威尔的大力推动下,浅焙庄园豆市场在美国逐步加温,越来越多的咖啡族已能鉴赏浅焙咖啡上扬的活泼酸。假以时日,相信浅焙咖啡的接受度必能和深焙分庭抗礼。
浅焙市场开拓不易,自有原因。由于烘焙时间较短,咖啡容易有尖酸味和谷物味,也就是所谓的半生不熟味,最令消费者止步。加上制作方为了降低浅焙咖啡的酸味,纷纷改以低海拔的豆子或酸味不明显的老豆来做浅焙配方,殊不知低档豆的劣质杂味最易在浅焙中自暴其短,因此形成了“制作方不肯用好豆来浅焙,消费者更不可能领悟浅焙酸香美学”的恶性循环。事实上,优质浅焙豆除了酸溜溜的风味外,还有深焙豆欠缺的多层次酸香转化之美,例如浅焙的危地马拉极硬豆,从入口的劲酸,瞬间转化成青椒香、柠檬皮辛香,烟熏味,最后以巧克力甜香或太妃糖香精彩收尾,恰似经历一场会变化的味觉之旅,令人难以抗拒。
治本之道在于浅焙务必舍得用高档豆或高海拔的硬豆,如此才容易让消费者喝到精致、明亮的香酸,产生发现新大陆的喜悦。但问题又来了,高海拔极硬豆每平方毫米的单位细胞含量比低海拔软豆多很多,所以硬度较高,且酸香精灵和含水量也较为丰富,烘焙过程不易磨掉硬豆的尖酸。而今要以高档极硬豆来浅焙,无非自找麻烦,难怪很多烘焙师望而却步,不喜欢浅焙,宁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豆子一律烘得黑漆发亮,最安全好卖。
上一篇:咖啡的燥苦因子源于什么?
下一篇:波巴特烘焙机浅焙示范
延伸阅读
- 究竟是深焙好还是浅焙佳(一)2014-03-25 14:53:01
- 究竟是深焙好还是浅焙佳(二)2014-03-25 15:01:02
- 究竟是深焙好还是浅焙佳(三)2014-03-25 15:18:24
- 究竟是深焙好还是浅焙佳(四)2014-03-25 15:21:37
- 究竟是深焙好还是浅焙佳(五)2014-03-25 15:25:11